快捷搜索:  创业 手机 疯狂 自己 发明 华人 坏人

孩子的安全感决定了其对于父母是哪种依恋型

 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状态,是一种内心确认的感受。安全感充分的孩子通常更有独立的意识和能力,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,遇到失败的时候会把原因归结于事情,而不是别人的评价。安全感缺乏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,在意别人的评价,依赖别人,在团队中总是妥协,不敢参与竞争,害怕接触新事物。

dasdadadadadadad.jpg

  安全感属于心理环境,个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在获取知识和能力上的意愿,以及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受。安全感是否充分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与发展。

  艾斯沃斯和她的同事采用陌生情境法,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,将孩子的依恋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
  安全型依恋:当妈妈在身边时,孩子自由地玩耍和探索,会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妈妈交流。当妈妈离开时,明显表现出不安和焦虑。当妈妈回来时,孩子热情地回应妈妈。

  回避型依恋:孩子和妈妈刚分离时没有明显焦虑,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不安。当妈妈返回时,孩子不接触妈妈的眼神,也不迎接妈妈,就好像他没有注意到妈妈回来了一样。

  反抗型依恋:在陌生情境的大部分时间,孩子都在妈妈身边徘徊。当妈妈离开前他们就显得很警惕,妈妈离开时他们非常苦恼,产生明显的抵抗情绪。当妈妈回来时,他不是积极或热情地欢迎妈妈。相反,他开始生气和心烦。

  无组织型:孩子面对陌生情境的反应不一致,表现出矛盾的行为。面对情境压力,他似乎崩溃了。

  毫无疑问,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安全型依恋,孩子的安全感和家长早期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。

  6个月之前,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稳定的照料人。孩子饿了、渴了、拉了、不舒服了,照料人能够及时出现并满足孩子的需求,主要抚养者能与他积极互动,用表情、话语、行为等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,亲子之间建立了稳固的情感链接,孩子就更有可能相信自己是好的、安全的,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是好的、安全的。

  3岁之前,孩子慢慢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能力,并想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。比如,有的孩子会不停地扔东西让大人去捡,有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,有的孩子在某个时期频繁地说“不”,拒绝大人的要求。此时,大人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权利,创造机会让他去做自己,而不要压制孩子的本性或者因此指责孩子,这些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。

  6岁之前,孩子开始进入到幼儿园,面对一个新环境,很多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他们不确定新的环境是不是安全的,自己是不是受欢迎的,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多给孩子鼓励,不以好坏来评价孩子。让孩子明白,无论他们的表现如何,大人对他们的爱都是不变的。适当提供一些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,发现他们的优点,帮他们树立自信心。

  总的来说,孩子在6岁之前,父母恰当的养育方式相当于向他们的安全感账户里存钱,越多越好。

  本文由“郭利方心理工作室”原创,欢迎关注、点赞、评论,文章谢绝转载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天津心理咨询:拉近与孩子的距离,成为一个好父亲
  • 天津心理咨询师:面对青春痘烦恼,父母应该怎么引导孩子?
  • 心理咨询疗法:人格障碍分为哪些类型,有什么特征和危害?
  • 心理咨询辅导: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
  • [心理咨询师的前景如何]不是所有的关怀都叫爱
  • 最新评论